
你是否曾經照鏡子,覺得自己的下巴似乎「不見了」?又或者在側臉照中發現臉部比例不對勁、看起來比較沒有精神?這可能不是錯覺,而是「下巴後縮」在作祟。下巴後縮,不僅僅是影響臉部美觀,讓您對自己的側面輪廓感到不自信,它其實也可能潛藏著影響呼吸、睡眠,甚至顳顎關節健康的功能性問題。這篇文章將教你如何判斷下巴後縮、可能帶來的影響,以及下巴後縮矯正與改善方式,幫助您找回消失的下巴!
—
下巴後縮怎麼判斷?4 個簡易自我檢測方法
1.側面觀察法:
- 站在鏡子前,側過身來觀察自己的臉部側面輪廓。
- 正常情況:理想情況下,您的鼻子、嘴唇和下巴尖應該大致在同一條線上,或者嘴唇略微突出於這條線。下巴線條應該清晰、流暢。
- 下巴後縮:如果您發現下巴明顯向後縮,導致鼻子看起來較大,嘴巴看起來較凸,或者下巴與脖子之間的線條模糊不清,缺乏清晰的界線,那麼您很可能有下巴後縮的問題。
2.手指測試法 (美觀線):
- 伸出食指,輕輕將一端放在鼻尖,另一端輕觸下巴尖。
- 正常情況:嘴唇應該輕輕碰到或剛好碰到手指。
- 下巴後縮:如果您的嘴唇無法碰到手指,或者嘴唇明顯超出手指連線,而下巴卻碰不到手指,表示下巴相對後縮,或是嘴巴過於突出。
3.嘴唇自然閉合測試:
- 放鬆臉部肌肉,試著自然地閉上嘴巴,不要刻意用力。
- 正常情況:嘴唇可以輕鬆閉合,下巴周圍的皮膚平順。
- 下巴後縮:如果嘴唇難以自然閉合,需要刻意用力才能合攏,並且在閉合時下巴下方會出現緊繃、凹陷或顆粒狀(俗稱「草莓下巴」)的紋路,這也是下巴後縮的常見徵兆。
4.觀察咬合狀況:
- 自然閉合牙齒,觀察您的上下排牙齒關係。
- 正常情況:上排門牙應位於下排門牙的外側,稍微超出下排門牙邊緣約 2 到 4 毫米,並輕微覆蓋下排門牙約 1/3 到 1/4 的高度。後方臼齒應能精確且穩固地對準咬合點,上排臼齒的尖端應對應下排臼齒的凹槽。
- 下巴後縮:下巴後縮常伴隨上排牙齒覆蓋下排牙齒過多(深咬)或上顎牙齒或骨骼相對於下顎更突出,導致下排牙齒被「包」在裡面(第二級咬合不正)。

—
專業醫師如何診斷下巴後縮?
雖然上述自我檢測方法可以幫助您初步判斷,但最準確且全面的診斷,還是必須由專業的齒顎矯正專科醫師或整形外科醫師來進行。醫師會透過以下專業評估來判斷下巴後縮的程度和原因:
- 臨床檢查:
醫師會仔細觀察您的臉部和口腔結構,包括臉部側面輪廓、下巴與頸部的關係、嘴唇的閉合狀況、牙齒的排列與咬合關係,以及顳顎關節的功能等。 - X光影像檢查:
醫師會透過側顱X光片 (Ceph)來測量和分析您的上下顎骨骼、牙齒相對於顱底的精確位置和角度。全口X光片 (Pano)則用來檢查牙齒、牙根和牙槽骨的整體健康狀況,判斷下巴後縮是屬於「骨性」還是「齒性」的問題。 - 齒模或數位全口掃描:
製作牙齒模型或進行數位全口掃描,可以精確記錄您的牙齒排列和咬合關係,幫助醫師更全面地分析問題。 - 臉部照片分析:
醫師會拍攝您不同角度的臉部照片,特別是側面照,用於術前評估和術後效果的對比分析。
透過這些詳細的檢查和分析,醫師才能精確判斷您下巴後縮的根本原因、嚴重程度,並為您提供最適合的治療方案,無論是牙齒矯正、下巴手術還是正顎手術。如果您對自己的下巴輪廓有疑慮,建議您尋求專業醫師的諮詢,這才是最可靠且負責的判斷方式喔!
—
下巴後縮影響有哪些?
- 牙齒咬合與顳顎關節問題
下顎後縮常導致上下排牙齒無法正常咬合,當上下顎骨關係不協調時,牙齒無法有效對齊,進而影響咀嚼效率,可能導致消化不良。
此外,為了彌補下顎骨的後縮,咀嚼肌和顳顎關節可能會承受不正常的壓力或代償。長期下來,可能導致顳顎關節疼痛、彈響聲、張口困難,甚至引起頭痛、耳鳴、肩頸痠痛等問題。 - 呼吸道受壓迫、打鼾
下巴後縮通常伴隨著舌頭位置的後退,這可能導致呼吸道空間變窄。在睡眠時,舌頭更容易往後掉,阻塞呼吸道,進而引發或加劇打鼾及睡眠呼吸中止症。 - 臉部比例失衡、外貌焦慮
下巴不明顯會讓臉型看起來不協調,進而影響自信與社交心理健康。
—
下巴後縮矯正方式有哪些?
1.矯正牙齒與咬合
若屬於因咬合不正(如深咬、暴牙)所導致的下巴後縮,牙齒矯正是一項基礎而關鍵的方式。透過傳統牙套或隱形矯正(如 SOV隱形牙套),可逐步調整牙列與上下顎咬合關係,有助於下顎自然前移,改善臉型比例。不過,此方式效果有限,適合輕度骨骼後縮且無需手術的族群。

2.生長期兒童的功能性矯正
對於仍在發育中的兒童或青少年,可透過功能性矯正裝置(如下顎誘導器或 Bionator),引導下顎骨向前發育,達到骨性改善效果。此方式適合在青春期前後進行,效果最佳,能有效避免未來需手術處理的可能性。需定期追蹤與配合矯正醫師建議。

3.正顎手術
若下巴後縮嚴重且伴隨明顯骨骼結構異常,僅靠牙齒矯正難以改善者,則需考慮正顎手術。這類手術由口腔顎面外科執行,透過將下顎骨前移或配合上下顎骨調整,重建咬合與外觀。手術前需進行完整矯正評估與術前牙齒排列準備,術後恢復期約數週至數月。
4.微整型填補
對於希望短期改善臉型比例、但無意進行手術的成人,玻尿酸注射是一種非侵入式的選擇。藉由注射至下巴與下顎線部位,可增加輪廓立體感、修飾後縮感。缺點是維持時間有限,需每 6~12 個月補打,且無法改善骨性問題。另有部分人會選擇自體脂肪移植,效果更自然但手術風險較高。
5.墊下巴截骨手術(Genioplasty)
針對不需要大範圍正顎調整、但仍希望從骨架根本改善下巴線條的人,可以選擇墊下巴截骨手術。此手術主要是將下巴前段的骨頭進行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切割與移動,調整至理想位置後固定,能改善後縮、短下巴與臉部比例不平衡。相比正顎手術,風險與恢復期相對較低,術後效果自然且持久。適合骨架問題集中於下巴末端者。
—
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及改善下巴後縮?
除了醫療方式,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方法可以幫助改善或預防下巴後縮,特別是針對姿勢與肌肉使用習慣進行調整。
- 改善口呼吸
養成鼻呼吸習慣,維持舌頭頂住上顎的正確位置,有助於顎骨穩定發展。 - 少滑手機、避免低頭駝背
維持正確頸部與脊椎姿勢,防止頭顱後仰導致下顎被動後縮。 - 增加頸部與下顎肌肉張力的鍛鍊(Mewing)
Mewing 是一種舌頭與下顎定位訓練,藉由將整片舌頭貼附上顎、嘴巴自然閉合、鼻子呼吸,持之以恆可改善顏面肌肉緊實度與顱顏結構穩定。對於輕微後縮或兒童發育階段尤其有幫助,但效果有限且需長期執行才可能顯現。
—
告別下巴後縮,迎接自信側臉!
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進步,下巴後縮不再是無法改變的天生缺陷。無論是透過微創的填充注射,長期的牙齒矯正,還是更為徹底的正顎手術,都能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。改善下巴後縮,不僅僅是讓您擁有更立體和諧的臉部線條,更是提升整體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關鍵。
如果您正為下巴後縮所困擾,別再猶豫!立即預約專業諮詢,讓醫師幫助您評估最適合您的改善之道,勇敢地邁向擁有完美側臉的目標!
台北下巴後縮矯正推薦 – 日亞美牙醫診所
- 預約專線:02-2771-3727 (診所採取預約制)
- LINE@:https://lin.ee/SM7b09f
- 地址: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19號4樓 (捷運忠孝敦化站6號出口)
中永和新店下巴後縮矯正推薦 – 蒔穗美學牙醫診所
- 預約專線:02-2356-9795
- LINE@:https://lin.ee/ZyMWRn6
- 地址: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56號3樓 (捷運古亭站7號出口)
竹北下巴後縮矯正推薦 – 橙蒔美學牙醫診所
- 預約專線:03-6589988
- LINE@:https://lin.ee/2zxUdGh
- 地址:新竹縣竹北市成功三路92號(竹北大遠百旁)
台中下巴後縮矯正推薦 – 日蒔美學牙醫診所
- 預約專線:04-2320-0311
- LINE@:https://lin.ee/lFSh1qn
- 地址:台中市南屯區文心路一段498號
台南下巴後縮矯正推薦 – 蒔光美學牙醫診所
- 預約專線:06-208-8774
- LINE@:https://lin.ee/hySC9OK
- 地址:台南市東區長榮路二段169號 (長榮女中、成大旁)